從圖3看出,顯性恢復到隱性的時間長達1.44μS,在采樣點較高的情況下勉強能夠通信,若通信速率更高,或寄生電容更大,則很難保證通信正常。
為了讓總線寄生電容快速放電,確??偩€快速進入隱性狀態(tài),需要在CANH、CANL之間放置一個負載電阻。增加一個60Ω的電阻后,波形如圖4、圖5。從圖中看出,顯性恢復到隱性的時間縮減到128nS,與顯性建立時間相當。
圖4
提高信號質量
信號在較高的轉換速率情況下,信號邊沿能量遇到阻抗不匹配時,會產生信號反射;傳輸線纜橫截面的幾何結構發(fā)生變化,線纜的特征阻抗會隨之變化,也會造成反射。
在總線線纜的末端,阻抗急劇變化導致信號邊沿能量反射,總線信號上會產生振鈴,若振鈴幅度過大,就會影響通信質量。在線纜末端增加一個與線纜特征阻抗一致的終端電阻,可以將這部分能量吸收,避免振鈴的產生。
我們進行了一個模擬試驗,位速率為1Mbit/s,收發(fā)器CANH、CANL接一根10m左右的雙絞線,收發(fā)器端接120Ω電阻保證隱性轉換時間,末端不加負載。末端信號波形如圖6,信號上升沿出現(xiàn)了振鈴。
若雙絞線末端增加一個120Ω的電阻,末端信號波形明顯改善,振鈴消失,如圖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