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3日,由科技部火炬高新技術產業(yè)開發(fā)中心和綿陽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第五屆中國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軍轉民大賽,再一次吸引了眾多軍工科技項目參與。作為有濃厚三線建設背景的綿陽,是四川軍轉民發(fā)力的重點,現場了解到,9月21日至24日的第四屆中國(綿陽)科技城國際科技博覽會,將有諸多頂級軍工黑科技和風投機構等再度實現對接。
為了更好推進軍轉民項目的落地和承接,綿陽組委會方面此次特別邀請了國內外百家風投企業(yè),其中包括經緯中國、IDG、紅杉資本、北極光創(chuàng)投、中投國盈基金、英飛尼迪集團、硅谷天堂等。在項目路演現場,風投機構對24個路演項目進行了專業(yè)診斷。
相較于平時的路演,此次投資機構關注點集中在了兩個方面,一是技術成果的專利數、專利或是著作權歸屬問題,另一方面對于這些創(chuàng)業(yè)項目的業(yè)務拓展團隊比較關心。總體來說,投資機構對于項目的興趣很大,比如大賽剛開始的路演項目小型加速器質譜(AMS)裝置就在現場獲得了和君資本的2800萬意向簽約。
大賽成果展示
此次進入決賽的項目涉及電子信息、先進制造與高端裝備制造、光機電一體化、新材料、節(jié)能環(huán)保類等七大大領域。項目涵蓋北京、上海、山西、陜西、四川、內蒙古、江蘇、福建等10多個省區(qū)市。
經過大賽專家的評審,評選出一等獎兩名,二等獎四名,三等獎六名,優(yōu)勝獎八名。其中,上海航天控制技術研究所推薦的大推力高頻響的伺服電動缸、億美芯磁團隊的極高靈敏度磁敏非晶材料器件化應用獲得一等獎。
進入決賽的四川團隊中,成都海天泰富地面北斗團隊的陸基高精度光纖授時系統(tǒng)獲得二等獎,綿陽菲納理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的可控源中子發(fā)生器獲得三等獎。大賽中,綿陽有五八所、中物院、華豐等多家創(chuàng)新團體參與角逐。
綿陽菲納理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的可控源中子發(fā)生器項目獲得第三名。此外,包括億美芯磁團隊“極高靈敏度磁敏非晶材料器件化應用”項目,海天康富地面北斗團隊“陸基高精度光纖授時系統(tǒng)”項目,已經與綿陽市方面簽約,正式落地。
下面是梳理的一些有意思的軍轉民項目,值得關注:
1.小型加速器質譜(AMS)裝置x
作為該項目的負責人姜山,同時也是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核物理研究所副所長。從1990年開始就作為主要負責人建成中國第一臺大型AMS裝置。2014年,以第一發(fā)明人身份成功申報原子能院第一個國際發(fā)明專利。
該項目是基于加速器技術和離子探測器技術的一種高能質譜儀,其同位素豐度靈敏度極高,可以說是最靈敏、最快速的分析儀器,用姜山的話講,福島發(fā)生的核事故AMS可以比其同行提前兩天測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