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工程師稱,為應對這些問題,需從網絡建設和運維上面提升5G系統能力。包括:在網絡建設上,5G需要更高網絡容量和更好覆蓋,同時降低網絡部署、尤其是超密集網絡部署的復雜度和成本;5G需要具備靈活可擴展的網絡架構以適應用戶和業(yè)務的多樣化需求;5G需要靈活高效地利用各類頻譜,包括對稱和非對稱頻段、重用頻譜和新頻譜、低頻段和高頻段、授權和非授權頻段等;另外,5G需要具備更強的設備連接能力來應對海量物聯網設備的接入。
同時,在運營維護方面,5G需要改善網絡能效和比特運維成本,以應對未來數據迅猛增長和各類業(yè)務應用的多樣化需求;5G需要降低多制式共存、網絡升級以及新功能引入等帶來的復雜度,以提升用戶體驗;5G需要支持網絡對用戶行為和業(yè)務內容的智能感知并作出智能優(yōu)化;同時,5G需要能提供多樣化的網絡安全解決方案,以滿足各類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設備及業(yè)務的需求。
關鍵詞4:網絡變革
但業(yè)界對5G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關注的焦點以未來5G用戶需求、場景分析和可能的技術發(fā)展方向為主,例如大容量(1000倍容量)、低時延以及多業(yè)務支持(MTC/V2V/D2D等)等,其中尤其是1000倍容量提升最受業(yè)界關注。為了提早布局5G競爭力,包括愛立信、華為、中興、貝爾實驗室、諾基亞等在內的眾多設備巨頭和技術創(chuàng)新組織,陸續(xù)在5G上投入了重兵,而且紛紛在2014年上半年4G全面商用之際,發(fā)布了5G技術研發(fā)成果與白皮書。
縱觀各國組織與各大設備商的研發(fā)重點,提升頻譜利用效率、開發(fā)更多有效空口通道,實現超密集組網等成為5G研發(fā)的核心。其中,超密集的微小集中覆蓋是大勢所趨,按照設備商技術人士解釋,未來超密站可能每個站只覆蓋幾米距離,無線backhaul實現自組織組網,超智能的SON功能實現微微站即插即用和網絡自規(guī)劃,宏微、微微站自協同來提升網絡性能。隨著微微站的密度越來越高,單獨為微微站分配獨立高頻點、宏站采取單獨的控制信道瘦載波方式及超級虛擬virtual cell等會是未來重要的發(fā)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