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一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天天在线视频免费公开-久草精品视频在线观看-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自拍

 
當前位置: 首頁 » 政策法規(guī) » 法規(guī)標準 » 正文

促科學求發(fā)展,科學院五部再出手合理引導科技工作者科研成果傳播


  來源: 儀器儀表商情網 時間:2015-12-07 作者:荊楚
分享到:

?

7、把握科技期刊在學術倫理中的監(jiān)控作用。充分發(fā)揮科技期刊在學術出版全過程的預警、監(jiān)督和糾錯功能,加強對學術不端行為的抵制和懲戒,完善學術誠信制度,維護良好的學術秩序。強化期刊的自律行為,建立期刊倫理規(guī)范,使科技期刊成為倡導科學道德和優(yōu)良學風、薈萃優(yōu)秀成果、培育優(yōu)秀人才的凈土沃土。期刊出版單位和數據庫收錄機構要采取先進的技術手段和嚴格的制度,優(yōu)化遴選程序,強化期刊和論文的質量監(jiān)控機制,保障期刊的編輯質量和出版質量。進一步建立完善期刊主管、主辦、出版單位、數據庫收錄機構、科研管理部門等多方參與、有效防控學術不端行為的責任體系和誠信制度,及時發(fā)現并嚴肅處理偽造、篡改、抄襲、剽竊、代寫代發(fā)等學術不端行為,采取撤稿和公開通報等多種懲戒措施,并記錄到作者個人的學術誠信檔案。加強對期刊出版機構和人員隊伍的管理,落實科技論文發(fā)表過程中的保密審查制度,保障國家戰(zhàn)略利益和信息安全。

三、大力營造科技期刊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良好氛圍

8、加強科技期刊人才隊伍建設。進一步完善教育培訓、評價考核等制度,加強編輯出版專業(yè)技術人員的職業(yè)資格認證和準入機制,改善編輯隊伍的學科結構、學歷結構和能力結構,吸收有較好的學科背景或科研經歷的人員充實編輯出版隊伍。建立體現編輯出版職業(yè)特點的晉升晉級和職業(yè)發(fā)展通道,形成能進能出的人才流動機制。建立不同層次和類型的期刊編輯與出版獎勵制度,形成有吸引力的薪酬制度和績效考核評價與激勵體系,激發(fā)科技期刊編輯愛崗敬業(yè)的職業(yè)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支持和鼓勵期刊編輯深入科研一線,走向實驗室和學術會場,實現由文字編輯向科學編輯的轉變,努力建設一支學術視野廣闊、辦刊理念先進、專業(yè)基礎扎實、管理運營能力強的復合型科技期刊編輯出版人才隊伍。

9、建立健全公正合理的學術評價體系。積極推動學術評價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代表性成果評價制度,采取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的評價辦法,改變各類學術評價中片面規(guī)定期刊等級和論文數量等簡單化、絕對化的做法。將期刊論文評價與期刊評價適度分離,將中文期刊評價與外文期刊評價適度分離,客觀認識和對待國外的期刊評價系統,把握學術評價的主動權。建立針對不同期刊、不同主體、不同需求的個性化和創(chuàng)新性的分類評價體系,針對不同學科的教學、科研和技術人員的特點,實行期刊論文與其他多種科研成果相結合的多元評價方法。重視科研成果的創(chuàng)新意義和應用價值,弱化學術評價中的功利色彩,從重視期刊論文的數量向重視科研成果的質量轉變,從看重所發(fā)表論文的期刊國別、影響因子和期刊等級向看重論文本身的創(chuàng)新性和社會價值轉變。定期開展中國科技期刊優(yōu)秀論文評選活動,吸引國內外優(yōu)秀科研成果在我國科技期刊上發(fā)表,推進我國科技期刊快速健康發(fā)展。

10、加大對科技期刊的扶持力度。有關部門應加大對科技期刊的支持力度,協同推進,形成合力,對科技期刊給予必要的條件保障,并將對期刊的支持力度和效果作為本單位考核評估的重要內容。重視精品科技期刊建設,大力推進中國科技期刊國際影響力提升計劃,打造一批在專業(yè)學科領域具有較強學術影響力的一流中文科技期刊和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外文科技期刊。進一步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積極穩(wěn)妥推進不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科技期刊編輯部體制改革,促進我國科技期刊的健康持續(xù)發(fā)展。高校、科研機構、學協會等相關單位要加強學術評價制度與機制改革,增強學術評價的正面引導和創(chuàng)新激勵作用,建立自由寬松的科研學術環(huán)境,引導和培養(yǎng)科研人員的內在科研動機。充分發(fā)揮科學共同體在學術評價中的主體作用,杜絕學術評價中非學術因素的干預。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教育部  中國科學院  中國工程院

關鍵詞:儀器儀表 科技期刊 學術    瀏覽量:1058

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儀商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儀商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使用。
經本網授權使用,并注明"來源:儀商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歸原版權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有作品的內容、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或授權刊載,如有作品內容、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請聯系我們。相關合作、投稿、轉載授權等事宜,請聯系本網。
QQ:2268148259、3050252122。


讓制造業(yè)不缺測試測量工程師

最新發(fā)布
行業(yè)動態(tài)
政策法規(guī)
國際資訊
儀商專題
按分類瀏覽
Copyright ? 2023- 8617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廣州德祿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轉載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電話:020-34224268 傳真: 020-34113782

粵公網安備 44010502000033號

粵ICP備16022018號-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