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天文學家希望對遙遠的黑洞進行更準確的觀測,這個想法在2015年已經實現;事實上今年是個令人興奮的天文大年,我們第一次近距離觀察了冥王星,同時展開了對柯伊伯帶天體的研究,甚至看到了黑洞的細節(jié)。德州麥克唐納天文臺的技術人員指出,我們的想法是對黑洞周圍的氣體進行化學分析,計算出黑洞的質量和引力場情況。這個想法要實現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觀測時間,我們才有望獲得黑洞吸積盤的詳細數據。

天體物理學家大衛(wèi)-沙認為光譜儀是一個特殊的攝像頭,簡單地說可測量物體的運功,了解物質是快速移動的,同時得知物體的化學成分。星系中就包含一個巨大的黑洞,質量為太陽的400萬倍左右,夏威夷天文臺使用的FLOYDS光譜儀的機器人成像系統可對3億光年外的大熊星座進行觀測。
天文學家證明未來的深空觀測都需要給機器人攜帶,圍繞著黑洞的時空在過去幾年內就發(fā)生了變化,我們需要不斷盯著它,發(fā)現其中有趣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