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表的推廣應用,可以促進供電企業(yè)由人工抄表向自動抄表轉型;同時能夠獲取更加詳細的用電數據,經過分析與處理,將實時電價信息、繳費信息和用電信息等通知給用戶,這樣就可以更加優(yōu)質地為客戶服務,并促使用戶更加科學合理地用電,共同積極地參與到負荷調節(jié)中來。
根據國家電網公司的安排部署,"十二五"期間,國家將建成智能用電服務系統(tǒng),建成覆蓋全部用戶、實現全部用戶信息采集、支持全面電費控制的用電信息采集系統(tǒng)。
在四種電表廣泛使用,差別化價格以及物聯(lián)網演進等因素的影響下,中國智能電表行業(yè)正在迅速發(fā)展。2016年,中國智能電表累計出貨量為2.8億臺,2011-2016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20.5%。隨著智能電表在各個領域的進一步普及,未來市場增速將放緩, 2017-2021年出貨量將呈現10.0%以上的年均增長率。

從細分市場來看,中國的智能電表市場目前是最為成熟的,2016年出貨量占全國出貨總量的70%以上。此外,智能電表市場滲透率最高,達90%,其次是智能煤氣表占55%,智能水表和智能熱量表分別不到20%。
智能電表:2016年中國智能電表出貨量達到1.3億臺,2011-2016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7.1%。公開招標主要是由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舉行,目標是2S單相智能電表(占招標總量的85%以上)。由于智能電表改造市場接近飽和,增長主要來自新建住宅。然而,中國在“十三五”期間(2016 -2020年)再次下調房地產增長目標,因此預計2017-2021年的出貨量年復合增率將介于3%-5%之間。
智能水表:2016年中國智能水表的出貨量為1849萬臺,2011-2016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20.2%。由于滲透率較低,智能水表市場需求將在未來幾年“智慧水”計劃的推動下呈現穩(wěn)定增長,2017年出貨量預計為2103萬臺,2021年出貨量為3400萬臺。
智能煤氣表: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傳統(tǒng)煤氣表逐漸轉型為智能型,有助于智能燃氣表市場的蓬勃發(fā)展。2016年,中國智能煤氣表的出貨量達2337萬件,2011-2016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26.2%。未來,隨著煤炭轉化為天然氣的進程加速,對智能煤氣表的需求將持續(xù)上升,2017-2021年的出貨量將呈現至少15%的年均增長率。
智能熱量表:主要用于北方地區(qū),與其他幾種智能電表相比,熱量表在一個不成熟的市場和一個沒有統(tǒng)一標準的行業(yè)中增長緩慢。2016年的出貨量為331萬臺,同比增長1.2%。一些南方城市表示打算在冬天供暖,如果這個想法成真,將會產生對熱量表的新需求。
全球主要的智能電表生產商包括美國的Itron和Xylem,德國的Diehl,瑞士的Landis + Gyr,寧波三星電氣,威勝集團,三川智慧科技,金卡智能集團和新天科技。Itron、Xylem、威勝集團和新天科技提供的產品涵蓋水力,電力,天然氣和供熱領域,其余大部分公司僅涉及一兩個領域。
智能電表屬于高科技產品,所以智能電表的生產必須實現一體化,這樣才能夠全方位地對智能電表產業(yè)進行控制和管理。智能電表產業(yè)主要包括以下幾個生產環(huán)節(jié):智能電表結構和功能的設計、智能電表的專業(yè)化制造、智能電表產業(yè)化的推廣、智能電表的售后維護、新技術的開發(fā)等,這些生產環(huán)節(jié)必須要進行合理化的管理,要結合其他產業(yè)的相關經驗進行經營管理。在智能電表芯片的研發(fā)方面,要運用當前先進的技術,最好能夠形成核心技術價值,這樣才能使智能電表產業(yè)具有長遠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