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南開大學智能傳感交叉科學中心揭牌成立。中心立足于南開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及其他學院的學科優(yōu)勢和雄厚的研究基礎,瞄準國家重大需求和全球技術、產業(yè)制高點,圍繞智能傳感領域中的科學問題,聚焦仿生傳感材料的設計與制備、智能器件的構筑、仿生系統(tǒng)的集成,以期建成躋身世界頂尖的智能傳感材料與器件研究中心。
天津市科技局副局長夏正淮,天津市科協(xié)副主席盧雙盈,中國工程院院士、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中國科學院院士、南開大學教授卜顯和共同為南開大學智能傳感交叉科學中心揭牌。
據介紹,智能傳感交叉科學中心緊扣信息智能化發(fā)展的時代大趨勢,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圍繞智能傳感領域中的核心科學問題,設置材料設計與制備、器件與表征測試和先進加工與集成三個平臺,旨在從智能傳感材料、器件及集成三個角度,探尋復雜多維傳感信號產生、轉換、傳輸的物理機制,并實現傳感器件的微型化、集成化、智能化、柔性化。同時,針對傳感信號的靈敏度與精準輸出問題,面向智慧醫(yī)療和智慧環(huán)境監(jiān)測實際應用,凝練出一系列重大科學問題和特色研究方向,通過多學科協(xié)同聯合攻關,為天津市和國家微納加工技術與超精密制造,以及未來人工智能、物聯網應用和個性化醫(yī)療管理與服務等發(fā)展提供重要支撐。
曹雪濤表示,成立交叉科學中心,是南開大學面向新百年新征程的一項重要舉措,智能傳感交叉科學中心的成立,標志著南開大學材料學科和智能傳感領域又有了新的發(fā)展方向。希望中心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充分發(fā)揮特色,凝聚科研隊伍,集中力量開展交叉學科創(chuàng)新研究,助推學科發(fā)展、人才成長,進一步推動學校“雙一流”建設,提升對戰(zhàn)略新材料產業(yè)的支撐能力。
在隨后舉行的智能傳感交叉科學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李景虹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工業(yè)大學黃維教授分別作了題為“生命健康中復雜生化事件的化學測量學基礎”和“以柔性電子技術引領科技創(chuàng)新‘開道超車’”的大會報告。卜顯和院士、徐文濤教授、梁嘉杰教授、齊跡研究員、吳金雄研究員、劉遵峰研究員、岳釗教授、向東教授分別聚焦“智能傳感材料”“柔性感覺與運動神經”“多功能納米復合材料與觸覺傳感應用”“智能生物醫(yī)學診療分子探針”“關鍵電子材料、先進制造工藝與裝備的研發(fā)”“集傳感、信號傳輸、驅動的人工肌肉纖維”“微納生化傳感器及其集成系統(tǒng)”“單分子光電器件的構筑及表征”等主題帶來邀請報告。(科技日報記者 陳曦 通訊員 付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