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3日,備受矚目的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這座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注定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港珠澳大橋將香港、珠海和澳門三地緊密的連接在一起,總長約55公里,是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籌備6年,建設9年,港珠澳大橋歷時足足15年,它的建成有很多的黑科技在背后支撐著,其中先進的傳感器技術是實現(xiàn)和保證港珠澳大橋正常運轉和安全的基礎之一。

(中文國際頻道報道港珠澳大橋的正式開通頁面,圖片來源于視頻截圖)
名稱:高精度傾角傳感器
作用:實時監(jiān)測
傾角傳感器又叫傾斜儀、測斜儀、水平儀、傾角計,經(jīng)常用于系統(tǒng)的水平角度變化測量,水平儀從過去簡單的水泡水平儀到現(xiàn)在的電子水平儀是自動化和電子測量技術發(fā)展的結果。作為一種檢測工具,它已成為橋梁架設、鐵路鋪設、土木工程、石油鉆井、航空航海、工業(yè)自動化、智能平臺、機械加工等領域不可缺少的重要測量工具。電子水平儀是一種非常精確的測量小角度的檢測工具,用它可測量被測平面相對于水平位置的傾斜度、兩部件相互平行度和垂直度。
由于港珠澳大橋需要很多又長又重的巨大混凝土沉管,然后把它們運輸?shù)绞┕ずS颍惭b到海底基槽中,這些沉管就像海底的大鐘擺,需要精確測量其左右、上下以及傾角方向上的擺幅。由于海水很深導致了沉管運動的超低頻,如果傳感器沒有極高的靈敏度不可能測到。
最后,國內某家傳感器技術企業(yè)深入分析了深水管節(jié)對接問題,決定采用監(jiān)測管節(jié)運動姿態(tài)的方法來保障管節(jié)的順利對接,在管節(jié)的前后端分別設有測試點,并在關鍵的前端設有多支備份傳感器,保證測試信號的準確可靠,監(jiān)測深水長周期管節(jié)運動姿態(tài)屬于超低頻微小幅值振動。據(jù)悉,這是國內最先進的微機械陀螺和高精度傾角傳感器。
名稱:高精度陀螺儀
作用:實現(xiàn)曲直線的精準對接
陀螺儀是用高速回轉體的動量矩敏感殼體相對慣性空間繞正交于自轉軸的一個或二個軸的角運動檢測裝置,陀螺儀分為壓電陀螺儀、微機械陀螺儀、光纖陀螺儀和激光陀螺儀,它們都是電子式的,并且它們可以和加速度計,磁阻芯片,GPS,做成慣性導航控制系統(tǒng)。
在港珠澳大橋的建設過程中,建設斷面曲線管幕隧道遇到了很大的施工難度,因為在進行大橋貫通時,如何實現(xiàn)對港珠澳大橋連接線的控制和對接成為了當時的“特級難題”。據(jù)了解,受地理地形所限,拱北隧道采用的是曲線管幕施工技術,因為隧道有一段不是直的,超大曲線管幕施工難度很高。
最后采用了陀螺儀技術實施曲直線的精準對接,這是港珠澳大橋珠海連接線的關鍵控制性工程。
